妇幼之声:重视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2020年06月11日 15:17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闻网 标签: 妇幼之声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非常普遍,以0-2岁婴幼儿为主。常自3-6个月即开始发病,以轻居多,中度亦不少见。重度患儿偶见。婴幼儿贫血无明显症状,不易被家长发现及重视,导致持续时间长,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成为危害婴幼儿体格智力发育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缺铁性贫血发生原因:

1、孕妇、乳母不能摄入足量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肝、蛋等食物或铁补充剂,或有早产等致使胎儿期铁储备不足、母乳含铁量低。

2、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需铁量大,而6个月内不能摄入含铁丰富食物。6个月后不能及时添加肉、肝、蛋、鱼类等食物。

3、腹泻等消化吸收障碍、合并感染等导致铁丢失过多。

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面色、口唇、眼睑结膜、甲床不红润 、苍白、不活泼、怠动、表情淡漠、不喜笑等、食欲不振,年长儿可有头晕、乏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其他:可有异食癖、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易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淡漠、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低下、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缺铁性贫血危害:

机体缺铁后血红蛋白合成受限,导致血液携带氧能力降低,使全身组织细胞处于不同程度慢性缺氧状态,尤以脑组织最敏感。贫血患儿生长发育减缓、免疫力低下、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并且损伤脑神经功能(且是长期不良影响,不可逆转的神经损害),严重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心理行为发育,对婴幼儿危害极大。故尽早发现婴幼儿贫血,及时干预及积极治疗。希望引起广大家长、医务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治疗:

饮食治疗基础上给予治疗剂量铁剂服用,可同时服用VC。疗程1-3月。经治疗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还要给予预防量铁剂巩固疗效4-6周,预防复发。

预防:

1、要重视缺铁性贫血对儿童体格、智力的长期危害,加强孕期、哺乳期预防保健,孕妇、乳母应多食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及时补充铁剂及其他维生素、矿物质,以降低儿童贫血发生率。

2、婴儿:在保证足量乳类基础上,4-6月后应及时添加强化铁锌营养米粉、蛋黄。6-7个月后应逐渐喂食细腻的肉泥、肝泥、鱼泥等富含铁及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同时可采用小剂量铁剂给予早期预防。早产儿出生后2个周开始按元素铁2mg/kg/天、足月儿4月起按1 mg/kg/天补充。婴儿生后6月应常规进行血常规化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1岁以上儿童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了解儿童血红蛋白的情况及时发现有无贫血,并及时综合干预及治疗。

(青岛西海岸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