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灵山湾:在这里享受诗意海居

2023年09月06日 16: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标签: 媒体看新区

2023090104B_brief.jpg

青岛灵山湾:在这里享受诗意海居

“与海为邻,住在无尽蓝的隔壁,却无壁可隔,一无所有,却拥有一切。”余光中的《与海为邻》道出了每个浪漫主义者的诗意海居梦想。

中国服装“金顶奖”获得者、服装设计师刘薇对余光中的诗句感同身受。刘薇的工作室坐落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灵山湾,每日推开工作室的窗户,便能看见广阔的大海。“美丽的灵山湾给予我的灵感太多了。” 刘薇感慨地说。

作为首批8个美丽海湾典型案例之一,灵山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陆地到海洋,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将生态答卷书写在碧海蓝天间。

河长湾长联动,

陆海统筹实现河海共治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市民于女士带着4岁孩子在西海岸新区的海军公园里游玩。“现在海边环境变化很大,水质也更好了,晚上或周末有空了,我们就喜欢带着孩子过来遛遛弯活动活动。”山海兼胜,风光旖旎,灵山湾的美是其深入开展“湾长制”“河长制”联动机制,将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范围延伸至入海河流全流域的生动注释。

王延安是灵山湾的镇街级湾长,每年的旅游旺季也是他的巡湾忙季。“在巡湾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湾长制管理信息系统APP上传到区湾长制办公室,会有专门工作人员在后台办理,实现问题发现、上报、处置、督导的无缝衔接,开启掌上治湾新模式。”

王延安告诉记者,湾长制打破了部门之间的隔离,各部门联防联控大大提升了治理效能。新工作制度下,湾长与河长结成最密切的工作搭档,双方建立了入海河流超标预警机制,接力监测和巡查入海河流水质,实现了灵山湾7条入湾河流水质全部达标。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副局长王建辉也介绍道:“每个月对区控断面进行考核监测,每个断面每个月设置了5000元的生态补偿金。对水质提升的进行奖励,对水质差的要求缴纳补偿。生态补偿制度有效调动了有关部门治水控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良性循环,解决了多年积存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灵山湾30公里的海岸线上,正是有了王延安这样的“守护者”,打破了难以统筹治理海岸线的分界线难题,湾长制成为西海岸新区在蓝色海湾治理中的新突破。

产业迭代升级,

昔日渔村崛起为活力新城

“以前海边都是些养殖池子,各种私搭乱建拦着走不过去。虽然家门口就是海,但要到海边却费不少劲。”家住金沙乐府的居民张庆远告诉记者,养殖池在岸边星罗棋布,湾畔散布着破旧渔村,是灵山湾曾经的景象。这里,既没有优势的产业,也缺乏经济增长的动能。

201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被国务院批复设立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拉开了灵山湾保护、新城区建设的序幕,昔日偏僻渔村崛起为活力新城。

以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为例,作为西海岸新区着力打造的四张城市名片之一,东方影都成为青岛市新的产业“标签”。青岛是我国首个被联合国授予“电影之都”称号的城市,重金打造的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已累计完成投资1100余亿元,集聚产业项目总投资近3000亿元,为中国影视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海岸治理与产业升级,不仅保留并修复了海洋资源,更重焕了灵山湾原有自然之美。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落户于此,村民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60多岁的灵山卫街道白果树股份经济合作社居民李世红,见证了东方影都的诞生发展。当年的白果树村是个落后的小渔村,后来通过实施旧城旧村改造、蓝湾整治行动,村民纷纷住上了新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出海捕鱼到水产养殖户再到今天的产业园工人,工作身份的变化没有改变李世红对灵山湾的殷殷期盼,昔日海滩侵蚀、杂物丛生的白果树村,如今已重获新生。李世红告诉记者,一到夏天,家门口海风习习、繁花锦簇,每逢周末,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住在这里很幸福。

生态赋能,

打造公众亲海环境品质

如果说海洋环境是美丽海湾的“外”,那么公众的幸福感就是美丽海湾的“内”,青岛灵山湾坚持让宜居体验再提升,步步推进,织就人海共生的和谐画卷。

生态赋能下,越来越多现代、时尚的新业态沿着灵山湾海岸线落地开花,休闲消费、文旅等产业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8月初,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西海岸新区圆满闭幕,充分展现了城市特色。共接待游客617万人(次),国际化程度、社会影响力、经济拉动力再创新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

“暑假带家人来青岛,看中的就是这美丽的环境,可以亲海嬉戏,沙子很干净,踩上去软绵绵的,感觉很美妙。”游客韩女士说。

“同时,青岛还通过新增绿化面积、增殖放流各类苗种,推进灵山湾生物资源恢复。”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科长鲍德强向记者介绍,目前,灵山湾已新增绿化面积24.8万平方米,灵山湾怀抱的灵山岛森林覆盖率达80%。

为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景观、休闲、赶海等需求,灵山湾在亲海环境品质上也下大力气:新改建道路22.4万平方米,新增亲海广场2.85万平方米,完善公共服务设施1.17万平方米,建成灵山湾慢行系统,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最美绿道。

重拾碧海金沙,青岛灵山湾致力于走出一条海湾生态返璞归真路。“30公里海岸线全被打造为公众临海亲海岸线,车行可观海,骑行有慢道,亲水步道、观景平台、休憩驿站和视觉通廊一应俱全。”全程参与并见证灵山湾华丽蜕变的鲍德强倍感自豪。

城市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海湾建设长治久美

作为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海洋就是青岛的DNA,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海湾建设的长治久美。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没有终点。西海岸新区还将打造更多美丽海湾样板示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继续增强群众对亲海临海的幸福感。”王建辉表示。

青岛市创新生态、产业和居民幸福感升级,将绿色铺底融入城市肌理,灵山湾创建全国美丽海湾,只是青岛海洋版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缩影。

近年来,青岛市突出规划引领,把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城市定位之一,制定《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梯次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等“六大任务”;强化方案指导,印发《青岛市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胶州湾海洋塑料垃圾“清漂”专项行动方案》《青岛市美丽海湾建设工作方案》,以点带面细化“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经略海洋目标路径。

青岛西海岸新区也不断践行“两山”理念,依托生态优势,不断发掘生产力和创造力,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持续放大生态溢出效应。

未来,青岛市将紧抓联防联控,建成智慧海洋管理平台和海洋大数据中心;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提升海岸及海岛品质……多措并举,加快构建现代海洋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努力走出一条人海共生、陆海统筹的可持续发展共富之路,全力建设山海城相融的美丽青岛。

责编:赵剑
我要评分: